專家提醒:做好防曬防中暑,均衡飲食不可少
滄江中學新生軍訓整齊有序。
高明一中新生入學軍訓。
滄江中學新生入學軍訓。
滄江中學新生軍訓學習敬禮。/本版圖片均為學校供圖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馮慧雯
開學季,又一批滿懷夢想和激情的同學走進新校園,迎接他們的第一課就是軍訓。本周開始, 高明各高中、初中段學校陸續開始軍訓,時長多為5~7日。新生們在訓練中不怕苦、不怕累,在汗水中培養堅持不懈、自強不息的意志品質?! ?/p>
專家提醒,平日缺乏足夠戶外鍛煉的學生,在高強度的集訓及強烈日光照射下,要注意防曬防中暑,多飲水,均衡飲食,適當休息?! ?/p>
中學新生展示軍訓風采
“右腳向前成弓步,左手成八字掌,右拳自然后擺?!痹诟呙饕恢?,為期7天的2023級高一新生軍訓正在進行中。同學們一邊喊著響亮的口號,一邊跟著教官認真學習軍姿站立、敬禮手勢、正步走和行列齊走等一系列規范動作。
高明一中副校長劉潔貞在開營儀式上祝賀全體新生進入人生的新階段,勉勵同學們積極履行參加軍訓的責任和義務,希望他們能夠勇敢地錘煉自己,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磨煉意志,把軍訓中形成的好習慣、好作風貫徹到今后的學習生活中。
紀念中學的軍訓已經進行到第三天。威嚴專業的武警官兵擔任教官,同學們迅速調整狀態,團結一心,以班級為單位,投入嚴格的軍事訓練中。
據了解,除基本的軍事隊形隊列、內務整理等實操層面的訓練,軍訓期間還有觀看愛國主題影片、聽講座、唱軍歌等一系列活動。在此過程中,不斷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培養愛國情懷,提高團隊凝聚力,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頑強拼搏的意志,以自信、自強、堅韌的精神風貌開啟新階段的學習生活。
滄江中學2023級初一新生入學軍訓教育也已經開營。伴隨著夏日暖風,沉寂了一個暑假的滄中操場再次喧鬧起來。清晨7時30分,初一全級新生已經在操場整齊地集合完畢。列隊訓練中,只見同學們軍姿筆直,目光炯炯,短短1天時間就初見成效,剛毅風采一點也不比高一新生遜色。
軍訓的過程中,每位班主任老師都一直陪伴著學生,關注學生的身心狀況,為學生做最溫馨的服務。學校也為軍訓的學生們提供夏日涼茶,大家紛紛表示,甘甜清香,太好喝了!
“軍訓既是對同學們意志力的一次磨煉,也是對同學們身心素質與生命質量的一次提升?!睖娼袑W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同學們用一名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剛毅代替稚氣,用堅強戰勝懦弱,用自立取代依賴,實現自我的成長和超越。
滄江中學新生李明曦認為,開學前開展軍訓活動,不僅能增強體質,還能培養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斑@些優秀的品質,對我們的初中生活乃至一生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展現出昂揚向上、不畏艱難的精氣神,努力成長為有責任擔當的新時代好少年?!?/p>
及時補充水分防止中暑
盡管學校軍訓已避開高溫時段進行,但現時天氣仍悶熱難耐,平時缺乏鍛煉或體質較弱的學生在突然接受高強度的軍訓后,可能會出現體力不支、中暑等情況。
“學生正值長身體的時候,其新陳代謝比成人快,軍訓期間要及時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及水分?!备呙鲄^人民醫院急診科專家提醒,學生每天的飲水量應在2500~3000毫升范圍內,并根據出汗情況及時補充淡鹽水。
飲食上,學生要堅持吃早飯,不能節食,可以適當多吃魚、肉、蛋、奶和豆類,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還可以吃預防中暑的新鮮蔬果,如西紅柿、西瓜、苦瓜、黃瓜等。同時也要注意作息規律,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此外,學生在軍訓期間如果出現全身乏力、頭昏、心慌不適、胸悶、惡心等癥狀,可能為中暑先兆,應立即離開高溫環境,到陰涼通風處休息,喝淡鹽水并服用防中暑的藥物。如出現發燒,應用溫水浸泡過的毛巾敷頭部,或擦拭腋下和大腿腹股溝處。一旦出現高熱不退、神志不清、抽搐等重度中暑癥狀,應立即前往醫院進行急救。
根據往年各校軍訓情況,部分學生會出現日曬傷情況?!昂唵蝸碚f,日曬傷就是皮膚對紫外線過敏?!鄙鲜鰧<姨嵝?,學生最好穿透氣吸汗的棉麻類長袖衣褲,同時避免進食光敏性食物及藥物,如芹菜、香菜等,盡量選擇防曬指數(SPF值)大于30的防曬用品和輕薄透氣性好的乳液。另外還要多飲水,出汗后及時擦干汗液,用冷水毛巾濕敷皮膚暴露部位。
除了中暑,軍訓發生運動損傷也較為常見。導致損傷的原因,多為運動前沒有做充分準備,熱身活動不夠,加上青少年的軟骨、肌腱還沒有完全發育好,長時間站立、踢正步等過度運動造成肌肉緊張疲勞,在外力的突然作用下容易導致外傷。
專家提醒,訓練強度應該循序漸進,避免在軍訓一開始就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在訓練開始前,要組織學生進行必要的肢體舒展活動,把身體各部位和關節活動開。軍訓結束后也要做一系列放松動作,如抖動肢體、做按摩等,長時間訓練后,不要馬上坐下來休息。若懷疑運動損傷,尤其是可能發生骨折等,需立即停止活動,冷敷受傷處,適當休息,千萬不要按壓、揉搓損傷部位。
坦然面對“假期綜合征”
軍訓已接近尾聲,各學校即將迎來開學,學生好不容易放松下來的心理模式也面臨著改變,容易出現各種適應不良的癥狀與表現。那么,學生該如何應對這種“假期綜合征”?
“其實從假期過渡到正常工作學習日,很多人都會存在不舍得自由舒適狀態的情緒,也會有擔心不能很快適應緊張生活的情緒,這屬于一種應激狀態?!备呙饕恢袑B毿睦砝蠋煆埓涠鸨硎?,不必排斥焦慮與緊張情緒,這只是一個提醒孩子認真對待新學期到來的信號。
另外,針對學習狀態調整的問題,張翠娥建議,可以專門用一個筆記本記錄新學期計劃,計劃不宜過大,以日計算,從一些小的任務開始,慢慢恢復學習的狀態,完成一個計劃時可以打上勾,增加自己的成就感。
張翠娥表示,孩子要多鼓勵自己,包容接納自己,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肯定自己。當遇到情緒或者矛盾時,可以多和家人、同學朋友傾訴。家人朋友師長的支持能夠讓孩子的安全感更加充足,擊退焦慮恐懼等不適應的感覺。
另一方面,當家長發現孩子可能存在“假期綜合征”時,也會激發同樣的焦慮情緒,甚至比孩子更為明顯。那么家長應該如何應對自己的情緒與孩子的“假期綜合征”呢?
張翠娥表示,首先家長作為成年人,應該先調節自己的情緒,孩子越是情緒化,家長就越應該臨危不懼,這樣才能客觀看待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真正地幫助到孩子,成為孩子的支持與動力。
其次,家長不要預先在頭腦里面想著孩子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比如預設孩子的性格會怎樣、“不聽話”“不認真”等。而要用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孩子、相信孩子、傾聽孩子,畢竟年代不同,不能用自己小時候的觀點看孩子現在的問題,對孩子多些支持、陪伴與理解。
此外,家長可以創造一些儀式感,比如開學的小禮物,陪伴孩子調整生物鐘,陪伴孩子運動,多參與孩子的課余生活等,讓孩子感覺不孤獨,以便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