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高明迎來發展黃金機遇期。圖為位于西江產業新城的明湖公園二期。/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洪海攝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劉嶒
一次事關全域高質量發展的協作,一次攀高向強打造縣域樣本的進發。
目前,高明已正式出臺推進東中西部全域協同協調發展實施方案,高明區東西部大協作再次按下加速鍵。
東西部協作,勢在必行。加快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已然成為新階段高明高質量躍升的必答選項。今年以來,高明各鎮街、新城領導班子走訪交流頻頻,紛紛簽訂協作項目書,成立專班推落實且成效初顯,協作真正從藍圖逐步變成實景。
東西部協作,更是高明貫徹落實省委“百千萬工程”,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縣域樣本的機遇和動能。當前,高明迎來發展黃金機遇期。此時推動東西部錯位發展和要素互融互補,東中西產業規模和效益協同躍升,全面激活高質量發展的“鎮”能量,恰逢其時。
高明已經做好準備,期待在這場大協作戰略中拓寬發展新空間,為佛山創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藍圖到實景的加速度
美好的藍圖,要在奮斗中變為現實。從藍圖到實景,可以有多快?高明用行動給出答案。
高明區委十三屆五次全會提出,頂層布局、協同協力推動高明東西部大協作。全區要建立東部荷城與西部更合、中東部楊和與中西部明城產業有機協作機制,突出融合聯動,加快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今年開年以來,高明推進東西部大協作步伐明顯加快,動作頻頻,重視程度和緊迫感可見一斑。
2月8日,新年伊始,高明區東部(荷城街道·西江產業新城)與西部(更合)精準有機協作交流工作會議,高明區中東部(楊和)與中西部(明城)產業有機協作座談會同時召開。更合、楊和領導班子分別走訪了荷城、明城的相關項目及園區等,并召開座談會共同謀劃如何更好取得協作成效。
其中,楊和、明城兩鎮還簽訂了《楊和、明城產業有機協作項目書》,標志著兩鎮的區域合作從以往常規協作轉變為深度協作。
時隔近4個月,5月26日,楊和與明城產業有機協作座談會再次召開,雙方領導班子通過現場走訪、座談交流,進一步推動協作落實。
隨后,荷城、新城領導班子也帶隊到位于更合鎮的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臨時氣象觀測站等地進行參觀交流,三方簽訂《有機協作項目書》,并為前期組建的聯合招商、產業園區共建、國資國企合作、鄉村振興、基層黨建共建五個專班授旗,推動兩鎮工作在良性互動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東西部協作正逐步從紙上落到現實。以楊和、明城兩鎮為例,今年以來,兩鎮已有不少企業成功合作。例如,凱博板業、山高峰分別在兩鎮投資設廠,明城新日鋼公司收購了楊和的億利達彩鋼板,原來在楊和租廠房的奧鑫不銹鋼公司,搬遷到明城投資建廠等。兩鎮還將在聯合打造一站式采購服務平臺方面下功夫,借助兩鎮商會平臺開展商會聯誼活動,推動兩鎮企業結對共建,提升兩鎮企業產品核心競爭力。
根據高明區委部署,接下來將推動更多政策、資源和力量向中西部傾斜,力爭2025年明城、更合經濟總量占全區比重分別提高到13%、10%。
短短半年時間,從走訪座談,到簽訂協議書,成立專班切實推進具體事項,涌現一批合作案例,意味著高明東西部大協作擘畫的藍圖,正進一步變成實景。
全域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選項
加快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已成為高明全域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選項。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今年以來,省委部署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一體推進縣鎮村加快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
當前,全省、全市上下已經在緊鑼密鼓、大干快上推進“百千萬工程”。按照省、市部署,高明區也迅速成立了指揮架構,并制定印發了具體工作方案,明確以實施產業體系提檔升級、城鎮發展提級擴能、鄉村發展提速爭先、民生福祉提標擴面“四大提升”行動計劃為主要抓手,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
促進鎮域協調發展,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若追溯其背后的原因,不難發現,拉動鎮級力量崛起,構建區域協同發展格局,是高明實現全域高質量發展無法繞開的課題。
拉長時間維度,各個機構近五年發布的全國百強區榜單中,高明均占有一席,且位列前五十名。然而全國百強區的高光背后,橫向來看,高明在佛山五區中,經濟總量仍然相對較小,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從市級層面來看,佛山要創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市,實現協調發展向高質量快速躍升,少不了高明的高質量發展。
放眼內部,受地理位置等諸多因素影響,高明GDP雖然進入了千億縣區方陣,但鎮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然非常突出。
荷城街道是高明中心城區,且毗鄰西江,與廣佛中心區距離最近,匯聚了全區七成左右的人口和經濟體量,2021年規上工業總產值在全市鎮街位列第三,可謂“一枝獨秀”。近幾年,隨著西江產業新城規劃建設等行動的推進,“荷城+新城”的中心城區整體城市形態也在不斷提升。
相比之下,位于高明最西端的更合鎮,是2005年由原來的更樓、合水、新圩整合而成。更合是佛山面積最大的鎮街,占全區面積37%,但經濟總量僅占全區7%,僅為荷城的一成,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均相對滯后。
人口數據也是有力證明。截至目前,荷城街道常住人口約28.08萬,且人口占全區比重持續上升;更合鎮常住人口約5.4萬人,人口增長較慢。
基于此狀,高明區確定了推進高明西部大開發、東西大協作的策略,制定了荷城結對更合、楊和結對明城產業協作機制。正是旨在通過區域整體的協同發展,來尋求新的增長空間,釋放新的增長潛力,答好全域高質量發展這道題。
“加法”到“乘法”的樣本意義
當前,高明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機遇期,東西部大協作的深入推進,更是下一步高明實現全域高質量躍升,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縣域樣本的機遇和動能。
當前,隨著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規劃建設不斷加速、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推進、順高緊密協作機制持續深化等系列重大機遇的疊加釋放,高明迎來發展的黃金機遇期,推動全域高質量發展具有堅實的基礎和充足的底氣。
站在歷史新起點上的高明,如何乘勢而上實現高位進發,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抓好鎮域協調發展,就是高明的“法寶”之一。
和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中心區位一樣,高明的荷城、新城等也逐漸進入要素資源稟賦約束的瓶頸階段,未來的發展勢必要突破自己原有的空間,與其他鎮街加強協同,形成優勢互補、互相依賴的協同發展關系。樹立“一盤棋”思維,可為高明全域尋求新的增長空間,釋放新的增長潛力。
高明的鎮域協調,是把“加法”做成“乘法”,讓“加數效應”變成“乘數效應”的嘗試。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所謂協調發展,既要有專業化的分工,又要有高效的合作,這種依據各地區不同比較優勢形成的既分工又合作的狀態,就是協調狀態。
高明推進東西部大協作,產業規劃引領是其關鍵,要協同打造東部健康食品、紡織服裝、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中部新能源、新材料戰新產業集群,西部新材料和臨空產業集群,加快形成特色鮮明、相對完整、相互配套的區域產業鏈供應鏈體系,這也有利于加速把各鎮街形成整體,攥指成拳、團結協作、合力發展,更好地提高整體發展效率,做好協調發展“一盤棋”這篇大文章。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40多年前,基于自身東靠珠三角核心區的地理區位,一條突破西江瓶頸努力東靠的發展脈絡,在高明一直得到延續,至今引領著高明的城市發展實踐。
如今,在廣東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大背景下,高明搶抓機場機遇大做協作文章,開始向西播撒了發展的新引擎,要推動西部乘勢騰飛,將發展“洼地”帶動為新“高地”。
只有合力并步走,才能真正走得更遠??梢哉f,東西部大協作,是站在千億俱樂部新起點的高明,深刻認識到只有“共富?!辈拍堋案辉!钡牡讓舆壿嬛?,奮力推進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縣域樣本做出的生動實踐。
從春天出發,向全域高質量發展進軍。一場破題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不平衡的主動仗,正在高明全面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