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季度,高明城市管理考評成績位居全市第一
高明中心城區面貌得到明顯提升。圖為西江產業新城。
高明開展城市圍擋專項整治行動,還路于民。
城管執法人員為擺攤商販劃定臨時擺放點,規范管理。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謝文駿 圖/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洪海
佛山市2023年城市管理考評第二季度考評結果近日公布,高明以高分位居全市五區第一,獲市級獎勵資金250萬元。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高明近年來在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品質化、智慧化等方面不斷探索與突破。
城市管理工作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高明區城管執法局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充分發揮城管考評“指揮棒”作用,在提升管理效能、服務質量等方面持續發力,同時以信息化、智慧化建設為重要抓手,不斷豐富管理手段、創新管理理念,把城市管理工作往更加“精細化”的方向推進,不斷開創城市治理新模式。
區鎮兩級聯動協作 形成齊抓共管格局
根據通報的城市管理考評情況,在第二季度,高明區城市管理考評總成績85.390分。高明區城管執法局城市管理考核股負責人介紹,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市民生活方方面面,考評針對多個板塊開展了明檢、暗檢,其中,高明市容管理項目暗檢成績排名五區第一。
五年前,市容管理一直是高明在城市管理考評中的短板弱項,在以往多次考評中排名均相對靠后。為解決這一難點,高明曾通過引入第三方管理模式,讓中心城區面貌通過整體治理實現明顯轉變?!斗鹕绞谐鞘泄芾砜己嗽u比暫行辦法》經歷九次修訂,考評標準越來越嚴格、細致,自2018年以來,除對中心城區開展考評外,全區鎮街村居也納入考評,且要求不斷提高。
為將短板鍛造成長板,高明充分發揮城管考評“指揮棒”作用,加強區鎮兩級聯動協作,改變以往部門、鎮街“單打獨斗”的局面,定期組織業務分析培訓,不斷提升各部門各鎮街城市管理業務能力,逐步形成同頻共振、齊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著力推動楊和、明城、更合三鎮“歸口管養”改革,通過區城管執法局積極協調,統一歸口至鎮城管執法部門負責管養管理,解決了各鎮在市城市管理考評失分較多的難點問題。
楊和鎮河西路餐飲街是當地宵夜街,店鋪經營者習慣將顧客使用過的碗筷堆放在店鋪門前乃至人行道上,等待餐具公司收走清洗。雨天時,雨水將碗筷上的污物沖到路面,在店鋪門前形成難以清洗的污垢,還阻礙通行,帶來安全隱患。
很快,城市管理考評組在考評中發現該問題,并反饋到責任單位楊和鎮綜合行政執法辦,結合問題開展分析指導。一番調研后,楊和鎮綜合行政執法辦首先與餐飲店簽訂承諾書,并在餐飲店門前設置“餐具回收臨時存放點”,責令商家將餐具固定存放,落實好“門前三包”,做好衛生保潔和垃圾分類工作。經過考評協調指導和執法部門密切配合,西路餐飲街市容管理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達到規范管理、商家配合、群眾滿意的多贏效果。
河西路餐飲街的變化是一個縮影,體現出高明城市管理區鎮兩級聯動協作越來越緊密。原本,楊和鎮在2022年第四季度全市城管考評中排名全市倒數第二。經過一系列聯動協作和綜合整治行動,在今年第二季度全市城管考評中,楊和鎮進步了11名。
科技賦能精細治理 提升城市管理質效
“這里的管道堵塞了,請工作人員趕快過來處理一下……”每日,在高明數字城管中心,“12319”城管服務熱線24小時全天候受理群眾投訴并指揮調度,執法人員根據派發的工單第一時間到現場解決問題。
近年來,高明數字城管覆蓋中心城區和各鎮建成區共計70平方公里,數字城管視頻監控平臺38套設備遍布中心城區重點場所,為處理占道經營等城市頑疾提供“天眼”參謀作用。
依托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高明還引入第三方機構優化城市管理采集員隊伍人員結構,組建采集隊伍劃分100個采集工作網格,通過巡查及時上報各類路面坑洼破損、井蓋破損等城市管理問題案件,并形成一套投訴案件全鏈條閉環處理和群眾回訪評價的長效機制。數據統計顯示,今年1—7月,高明區數字城管系統按期辦結案件75927宗,按期辦結率99.52%,切實為群眾解決大量的城市管理熱點、難點問題。
群眾滿意度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晴雨表”。在第二季度城市管理考評中,高明公眾滿意度測評成績排名全市五區第一。高明區城管執法局局長蔡子強表示,一直以來,高明區城管執法局以“智慧城管”“滿意城管”為目標,堅持“智能化精細化”管理理念,以“智能裝備、智能服務、智能云平臺”為創新主軸投入到城市管理各項工作,持續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
城市管理工作千頭萬緒,考驗著城市管理者因地制宜、敢于創新的治理智慧。近幾年,在高明,各類智能化平臺不斷升級優化,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智腦”支撐。例如,高明園林環衛作業車輛GPS視頻監管平臺于2013年建成使用,該平臺系統功能較單一,越來越無法滿足實際業務監管需要。去年起,區城管執法局著手建設新的智慧環衛系統,提升環衛精細化管理水平。
新建的高明區智慧環衛精細化管理平臺設有基礎數據庫、清掃保潔管理系統、垃圾清運管理系統、環衛考核評價系統、智慧環衛分析決策中心、移動應用管理六大模塊,可實現環衛精細化管理信息化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業務應用系統整合建設。近年來,高明還持續完善城市照明智慧管理系統,新建和改造升級了一批智能路燈,可自動調節亮度,檢測線路是否損壞,特殊天氣下可對漏電路燈進行遠程斷電,消除安全隱患。
接下來,高明區城管執法局將繼續以城市品質提升為切入口,緊扣城市管理考評指揮棒,加快推進“五大工程”,即打造“無廢城市”“公園城市”“有序城市”“智慧城管”“滿意城管”,持續探索城市管理精細化、智慧化的高明路徑,以高品質的城市管理助推高明高質量發展。
豐富城市管理手段 打造長效管理機制
今年,高明區在全市首推城市圍擋全周期管理機制,率先出臺《城市圍擋整治行動工作方案》,強調城市圍擋管理“四必須”,即占道必須審批、設置必須規范、維護必須及時、違規必須查處,優化“六大機制”,即信息通報和巡查處置、事前預警、處罰懲戒、會商處置、盤活處理、信息報送機制,完善“審批—巡查—勸導—整改—約談—處罰—處置”全鏈條監管機制,確保管理常態、閉環、高效。
今年以來,高明通過“拆、治、管”組合拳在全區范圍內部署開展城市圍擋專項整治行動,按照拆為先、治為要,綜合提升出實招的治理思路,重點拆除群眾反映強烈的占道圍擋、全面拆除并清理破損和不必要的圍擋,做好違規圍擋整治的“減法”。
同時,高明通過對拆違后的土地進行綜合開發利用,提升產業價值。通過建綠造景推動拆后土地轉變為城市綠地,做好城市品質提升的“加法”,全面提升城市圍擋規范化、常態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截至目前,治理城市圍擋186處,長度22700米,其中拆除124處,長度14200米;提升62處,長度8500米,獲市委高度肯定并在全市推廣學習經驗做法。
城市管理一直在路上,高明還持續開展“強轉樹”,即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加強執法隊伍作風和效能建設,提升城管隊伍執法形象。推進“721”工作法,即7分服務、2分管理、1分執法,將服務和管理前移,形成城市管理問題快速反應、高效處理、標本兼治的工作格局。
長期以來,高明舊婦幼醫院后公共通道因靠近荷城市場被周邊商戶違規停放機動車占用,商戶將機動車充當“小型庫房”,擺放雜物,日常勸導及整治后存在“反彈”現象,不僅影響了市容環境,甚至還存在占用消防通道的現象,影響通行,存在安全隱患。
為徹底解決上述問題,區城管執法局在前期充分論證的情況下對上述空間進行了圍蔽施工,對圍蔽區域內的垃圾進行清理,將該處公共空地改建為非機動車停車位。通過此次綜合整治提升改造,不僅解決了該處亂堆亂放、霸占停車位的問題,打造了干凈、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也滿足了市民買菜停放非機動車的需求,真正做到了還公共空間于民。
未來,高明區城管執法局還將致力于構建適應城市發展新格局的城市管理機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提升城市精管善治水平,不斷提升民生福祉,推動城市管理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